2009-09-12

世博心燈


(pix: flickr.com/photos/stephen_ting & flickr.com/photos/wesllii)
(刊09年9月CUP雜誌)

「孔明燈!」我想起了兒時在錦田跟大人們到田野放孔明燈的那一幕。

因工作需要,看了2010上海世博的台灣館設計及背後理念。展館主題為「山水心燈」,外形是一個超大型的天燈,由台灣建築師李祖原設計。第一眼看到設計圖時,我馬上覺得很親切,然後認出了那就是我回憶中的孔明燈。其時我才四歲,與家人住在錦田的客家鄉村中。村民多為鄭姓,像我們這樣的外來租客不多。

另類星光伴我心
在我或明或滅的記憶中,村的範圍不大,中心點是一個廣場,廣場一邊是一座荒廢了的天主教教堂,另外三邊前前後後的都是一至兩層高的小民房。荒廢了的教堂,為村民口中的「鬼故事」提供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我家就在廢堂旁邊,我與弟弟年紀小小不怕鬼,反而因為不時有外來團體在夜間投放卡通片到廢堂外牆,免費供村民欣賞,所以我們都愛上了廢堂。有些朋友問我是否把《星光伴我心》的情節混入了模糊的回憶中,連自己都以為這麼的一幕真的存在過……。

村外不遠處是另一座漂亮的天主教教堂,我與弟弟就是在那兒領洗的。村外的田野,正是每年中秋放孔明燈之處。高十多呎的孔明燈,以白草紙與竹枝紮成,上面寫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祝願語句,由村中壯丁抬到四野無人處,點起了燈內的一盆火,讓孔明燈在村民的喧鬧中徐徐昇空。十多盞孔明燈飄浮於漆黑半空的景象,神聖而詭秘,美麗卻不能理解,四歲小兒目眩神迷,不知是夢裏夢外。

情感不死
的確,孔明燈象徵了純真、善良的祝願,也象徵了對美好明天的希望與熱情。台灣館以此充滿鄉土人情與文化的符號作參展世博的城市品牌象徵,實在很恰當。台灣今次參展上海世博,在目前的歷史與政治形勢中,不能不步步為營,既要藉此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去向大陸人民與政府展現一個「真正的台灣」,但又要完全避開國共歷史與政治,很是為難。結果她用最人性最容易討人歡心又最無可攻擊的角度入手: 提出「回歸自然、回歸心靈」,期以台灣的山水、文化、藝術、生活等打動受眾,建立感情連繫。訴諸感情,自是建立城市品牌的必殺技,可以超越歷史與政治瓜葛,也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束縛,一下子拉近與大陸及全世界的距離。

世博將於2010年五月至十月在上海舉行,至今已有逾240個國家及組織宣佈參與, 預計展覽將吸引超過7,000萬人次參觀。這大概是世上最壯觀的一個國家/城市品牌展示場,參展國家/城市都不惜工本地利用展館至展品去告訴全世界: 我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城市,為甚麼你要喜歡我。

首屆世博誕生於1851年的英國,共有18,000個參加商,提供了10萬多件展品,參觀人次逾六百萬。最為後世稱譽的,卻是展覽館「水晶宮」,這座通體透明、龐大卻靈巧的建築,為英國人展示了國力亦開創了世界建築奇跡,而後來她於大火中焚毀的結局,成就了她不死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