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9

綠色上上籤

(刊09年2月9日信報「專業眼」)

早前出席了立法會有關立法規定停車熄匙的聽證會。相對於其他對付空氣污染的政策,停車熄匙應已是最易推行的一項了,但政府卻也已跟各界「討論」了超過十年,而法仍未立。步出立法會大樓的一刻,迎面一陣冷風; 想到剛才五十多個團體、數名立法會議員、邱騰華局長加上多名政府官員,單單為這麼一場聽證會已花了多少社會資源? 我們還有多少資源可以如此揮霍?

於是越發明白為甚麼美國人以致全球對奧巴馬上場有那麼熱切的期望 ─ 換一個首長,是改變政府的最省事方法,更是一個公民保障自己性命財產的最有效方法。

迷途知返 一石五鳥
要挽救經濟,不能再靠治標不治本的短視技倆或小恩小惠,而是必須令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日前警告,若美國不採取措施遏制全球暖化,加州的農田和果園將於本世紀末消失; 那已不僅是經濟問題。所以奧巴馬提出了綠色經濟刺激方案,開發新型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是此中重點,當中單就推動太陽能、風能開發和降低政府、學校和家庭的能源使用量等已涉及資金500多億美元。綠色新政的鉅細無遺,可見於日前奧巴馬剛簽署的總統備忘錄,它要求能源部提高家用器具的能源效率標準,而首批標準將在八月前出台,包括洗碗機、照明燈、組合烤箱、微波爐、空調設備、煮鍋和飲料機等九類器具。正如朱棣文所說的「罕見而顯著的機遇」,奧巴馬指出綠色新政將促進美國新能源的發展,並在未來幾年創造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的工作崗位。聯合國副秘書長阿齊姆施泰納讚揚奧巴馬的策略「一石四鳥」: 同時應付經濟衰退、能源安全、創造崗位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我們甚至可以看到第五隻鳥 ─ 綠色新政將有利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如朱棣文將提出的報告《美中在能源及氣候變遷的合作之路》、國務卿希拉莉訪問中國將以氣候變化作焦點議題之一,可見端倪。從布殊政府的錯誤方向上急煞車,改弦易轍踏上正途,這是民主制度的效率與自我完善的優越基因。

全球祈盼的新年禮物
奧巴馬政府看重與中國在綠色路上的合作,因為中國與美國同樣是能源消耗大國,也同樣於過去的國際減排協議中不積極甚至不負責任。中國政府似乎也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所以她宣佈的四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刺激計劃,指定最少要有3500億元用於生物和環境保護。中國環境保護部已表示,一籃子計劃將「不會用於能源和資源密集型行業和高污染行業」,並將使可再生能源和污染控制行業受益。中國亦在試驗為十三個城市的公共汽車隊購買清潔能源汽車提供補貼; 由於政府鼓勵,一些期待政策支援的汽車製造商已開始生產綠色汽車的計劃。若種種綠色政策真能落實,無疑是給所有中國人的一份很好的新年禮物。

此外,日本和南韓也於一月初宣佈,將以綠色項目刺激經濟。日本的目標是擴大綠色經濟市場,創造一百萬個新職位,對善待環境的企業實行零利率貸款; 南韓則將在四年內投資近四百億美元於生態項目上,包括綠色交通網路、二百萬綠色家庭計劃、整治四條主要河流等等,可產生近百萬個新就業機會。

香港的新機會
盡快發展低碳經濟,踏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是不能逆轉的環球大勢。香港政府還要磋跎幾許歲月? 與其藥石亂投,政府應把握機會推出一套綠色新政。我們可以多方面入手,包括:

(一)發展香港成為亞洲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排放權交易被視為壓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方法; 而全球碳交易額,已由2005年的110億美元急增至今年首十個月的7000億港元。其中中國的市場份額達73%,中國的碳排放權的產量近一億噸。碳交易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發展「排放權交易」服務,相關的環保技術、融資、專業服務以致基建和公關等行業也會受惠,可以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二)加快環保工程上馬: 多項已討論多時、有利環境和就業的工程,政府應盡快落實。水管更換及維修方面,政府現計劃要在2015年才能完成修復; 工程耗資約122億港元,可創造11萬個就業機會,政府實應加快進度。淨化海港方面,政府現計劃待2011年檢討後才「考慮」是否興建造價108億元的第二期乙生物處理設施; 我們認為政府沒有理由如此拖延。

(三) 節能計劃: 短期內可資助全港中小學進行能源審核及裝置節能和可再生能源設施、將現時試行的照明裝置節能計劃擴展至全港公共屋邨、鼓勵家居住戶更換節能燈泡,及資助青年在節能行業擔當學徒。

香港新一年的上上籤,必定是綠色的。

2009-02-07

童年陰影






(刊09年2月號 CUP雜誌)

深夜在中環的碼頭等船,是對每一個「島民」意志力的考驗。尤其在冬天,海邊寒風凜冽,冷得你幾乎要把心一橫,決定明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執包袱搬回市區。作為資深島民,我早過了這「把心一橫」的階段,慣了靠手中一杯熱飲來暖和一下。

今年的冬天好像特別冷,日前報章說打鼓嶺氣溫降至零下六度。常跟朋友開玩笑說島的這邊正下雪,我想沒多久便會「夢想成真」。這陣子的晚上市區徘徊在十度以下,朋友仗義陪伴候船。

校裙邊的西北風
「喝普通咖啡還是caffe latte還是cappuccino?」我問。總不能沒有熱飲在手,猶幸碼頭有一間咖啡店,很晚才關門,有時即使已關門,見我強行入內一臉非要買到咖啡不可的表情,也會照樣賣給我。

「不如喝熱維他奶吧。其實我也喜歡維他奶的,小時候常常喝。」朋友有一天如此回答。第一秒我是覺得有點意想不到,因怎麼看朋友也不是喜歡喝維他奶的人 ─ 都說一個人喜歡甚麼品牌是「有樣睇」的也是由心出發的 ─ 但第二秒我已想: 誰人沒有「小時候」啊,而香港的小孩子大多也喜歡喝或常喝維他奶的,沒甚麼稀奇。小時候爸爸不許我與弟弟喝汽水,說有害健康,所以我從小只喝維他奶與咖啡奶茶,至今習慣不改。之後每次等船我與朋友也就必然人手一瓶熱麥精,一下子就像回到小學冬天放小息時,一邊忍受西北風於校裙邊遊走一邊捉緊熱麥精瓶子取暖的光景。

留不住、留得住
品牌要「可持續發展」,不得不討小孩子的歡心。小孩子一旦愛上了一個品牌,這忠心大有可能持續一生,以致傳給下一代,因這品牌經驗已混入了他成長歲月的美好回憶; 而這個回憶對多數人而言也必然是美好的,因為厚道的時光總愛把不美好的東西沖走。所以人愛懷舊。對一個品牌持續的忠心也是一種懷舊。你留不住童年但留得住童年的你愛過的那瓶維他奶。你留不住童年,但可以買一大堆童年的你愛過恨過的但買不起的高達或Hello Kitty,即使高達或Hello Kitty很不適合已中年發福或中央肥胖或面頰鬆弛的你。我愛戲稱為「童年陰影」。

當然,品牌能討小孩子的歡心也不等於就能成功,還得各品牌原素的全面配合。維他奶誕生於1940年的日軍侵華烽火中,創辦人的理念是利用大荳來製造蛋白質豐富而比牛奶便宜的飲料,讓更多國民負擔得起。你說是良好意願也好,是成功抓緊社會的客觀條件與限制也好,這成為了很多人喜歡維他奶的原因,因他們有理由相信此品牌是「有良心」的,產品質素應不差,或至少不會吃壞人。品牌得到支持,公司其後更善用品牌效應,於七十年代創立新品牌「維他」,推出果汁飲品、檸檬茶與菊花茶等。

不必不設實際地期望所有公司都是「良心企業」,只要做生意的人都目光長遠地做好他的品牌,那就至少不會再有大頭嬰與腎石嬰的慘案出現。也至少,那西北風中的溫暖,我大概可一輩子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