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7

平安京的陽光






(刊2009年1月CUP雜誌)
十二月的京都,紅葉已落掉大半,雪未至卻寒氣徹骨; 遊人遠去,陽光中有一點寂寞。不知為甚麼會在這個時候又來到這個地方,大概是命運劇本上的一個typo吧?

那個寒冷的早上,以東、西本願寺作早點。兩寺同源,西本願寺(1591年)更是世界文化遺產。先走進東本願寺(1602年),想要看看其內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御影堂」; 只見她的所在地建了一大幢倉庫模樣的白色金屬建築,原來整個御影堂給罩了在內進行復修。圍板上清楚解說寺廟的破損情況,單就瓦片而言便仔細得展出每一瓦片破損種類的分佈圖(包括那片有凍害、那片有裂縫、那片有蟲蛀) ─ 須知御影堂與旁邊的阿彌陀堂共有瓦片逾二十八萬塊! 復修中的御影堂仍局部開放,讓你看到復修工作的複雜、嚴謹、專業與先進,看到日人對自身歷史文化的珍愛,及他們那「把祖先留下的東西原本與真實地保留,傳給後代」的責任感。這白色金屬建築,已然是個「景點」。

城市品牌千年大業
古蹟保育,即是文化保育,不是掛在嘴邊,而是掛在心上,再化為全方位的實踐。京都的古蹟保育,可追溯至1879年的《古神舍寺廟保存法》、《古神舍寺廟保護法施行細法》; 1970年成立「京都市美觀風致審議會」,作法定常設諮詢機構,由學者與各範疇專家向政府提供技術及決策建議; 1975年據《文化財保護法之改正》設定「重要傳統的建造物保存地區」; 政府又將具有一定歷史和藝術價值的技術列為文物保護內容,例如製瓦、茅草屋頂修葺、古建築修繕木工技術等,並確保技術人員培訓和材料供應的穩定與持續; 文件與檔案系統力求完善,詳盡保存原建資料甚至原建材料,令日後維修更精確更本色,免得修出個似是而非的A貨來; 更重要的是教育,日本孩子從小學起已被安排定期參觀古蹟及其修繕工地,以作為國民教育的重要部分並提昇品味與對「美」的鑒賞能力。

感動在溝渠
國民與政府對「美」的鑒賞能力,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地方的發達程度。所以,可憐今天的香港特區,仍只算是個落後城市。第二個寒冷的早上,走到另一個世界文化遺產銀閣寺(1489年)。令我感動的不是那些大殿也不是那枯山水,而是那用翠綠的竹段綁成一方塊的溝渠蓋。只是溝渠蓋,卑微的溝渠蓋,日人還是要做得像藝術品一樣美麗。大概在他們心中,醜陋是死罪。我喜歡這種態度。

走在銀閣寺附近的「哲學之道」上。那只是一條小石徑,旁邊是一條小河 ─ 準確一點應說是溝渠。只是河水極清澈,水中長滿了悠然搖曳的水草,河邊盡是光禿禿的櫻花樹。陽光中,三十分鐘的路,我想像着櫻花季節那落花流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