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8

新的一孽

(刊於2007年10月24日蘋果日報)
前幾天在中環乘的士。的士上,收音機播放着葉劉淑儀的訪問。葉劉的聲音,一聽便認得出來,而且腦海總會同時浮現她的招牌模樣。人的腦袋很奇妙,有些印象烙了上去之後,一生抹不掉,不像電腦可以把檔案永久刪除。所以我們做品牌建設的才會有市場。

「$^*&%^#xyz@!」

被司機大佬突如其來的粗口嚇得魂飛魄散。他頭也不回倒後鏡也不望,不似是在跟我說話。

「之前用廿三條兇我哋,又踩我哋啲揸車嘅唔識嘢,而家就跳出嚟扮道歉,你當我傻架?! $^*&%^#xyz@!」

一向不喜歡人家講粗口。但那一刻,我慶幸香港還有會講粗口的司機大佬。市井之言,出自肺腑,都是真心、良心。

止於皮相
對葉劉的認識,跟絕大部分香港人一樣,都是來自傳媒。當年她充當政府的神勇打手,藐嘴硬推廿三條,弄得「全城盡興」,結果六十萬人上街反廿三條「順便」叮了她下台。她逃到美國,轉個圈回來,精心部署洗底、「整形」再參選,配合她現在的競選口號「新的一葉更出色」,手段不可謂不聰明: (一) 高調宣傳她從史丹福大學拿了個學位,塑造「文明開放知識份子」的形象; (二) 四處派送以《香港: 過渡中社會民主發展的個案研究》為題的畢業論文,製造「支持民主」的煙幕; (三) 成立隱性政黨卻命名為「智庫」,招攬一群年輕人在身邊,以期給人「專業理性」的感覺; (四) 剪掉那令人留下陰影的掃把頭 ─ 須知「剪髮」這回事,在中國的文化中,充滿了象徵意義,可以隱喻「抹掉前孽」、「洗心革面」、「昨日的我已死」等等; (五) 在電視及電台訪問中,推了女兒出來,含淚訴說女兒因自己的工作而飽受歧視 ─ 這樣既可建立「慈母」的必殺形象,又可輕易博取同情; (六) 放棄招牌獸紋衫,改穿粉色系列衣裙,而且專挑綴有荷葉飾邊或圓角領的柔媚款式,明顯是要市民覺得她易於親近; (七) 順應「忽然道歉」大潮流,宣佈參選後,說「回想當年推動(廿三條)的手法,確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我對於當年可能有些無心的說話……,我感到很慚愧,在這向當年被我冒犯的市民道歉。」

如此努力如此苦心,能不教人感動嗎? 但值得留意的是,這一連串的精心策劃,盡是「形象工程」,亦即僅限於皮相的化妝,她的本質卻是絲毫未變。就單看她口舌上的「道歉」,大家都看得出這番話的真正意思是「我沒有錯; 但你們不高興的話,我扮扮道歉亦無妨,只要你們投我一票便行。」

特別明顯的狐狸尾巴,是她0三年辭職時曾說「對任內能夠參與這項艱巨的歷史任務,深感光榮」,而今天她則說「作為主要官員,當然我有責任按照行政長官和行政會議的決定推動這個條例」。這叫我們無法不想起六十二年前的「紐倫堡大審判」。

紐倫堡大審判
紐倫堡大審判的歷史意義,不在於判了十一名被認定為主要戰犯的納粹將領死刑,卻在於提出政府高層須為戰爭期間犯下的罪承擔個人責任,即使這些戰犯狡辯自己執行屠殺「只是在履行作為一名國家公職人員的法律職責」。大審判的另一貢獻是界定了何謂「專業道德」。德國醫師在納粹的命令下,對活生生的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人體醫學實驗。這些「優秀」的德國醫師辯稱所有的實驗都是根據當時頒佈的法令進行,而且所得到的結果比任何已知的醫學研究都更具學術價值。紐倫堡法庭則根據「自然法則適用權」(natural propriety) 來駁斥戰犯的狡辯:「吾人均同意,人類生活的世界存在着重要的基本法則,以期滿足人類的道德觀、倫理觀、法治觀。」

下車時,收音機正播着電台的口號:「我們善變、不善忘」。

沒有留言: